公司發展歷程
1980年10月縣基建局成立大冶縣汽車服務站。
1981年10月大冶縣汽車服務站設立黨支部機構。
1982年9月同意大冶縣公共汽車站征用土地項目。
1982年11月更名為大冶縣公共汽車服務站。
1985年開通火車站廣場-銅錄山公交3路線。
1989年公司武備路辦公樓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1990年更名為大冶縣公共汽車公司。
1994年開通馬叫—火車站廣場公交2路線。
1995年2月更名為大冶市公共汽車公司。
1995年6月開通市內4路;與黃石公汽聯合開通大冶煤炭局—黃石船碼頭的公交7路線。
1995年12月調整7路線路。
1996年6月大冶市公共汽車公司成立廣告經營部。
1997年8月開通5路公交線路。
1998年先后開通商城—大冶一中公交8路線;坑頭—新下陸公交9路;糧機廠—港湖公交10路線。
1998年公司位于新冶大道的辦公大樓開工建設。
1999年公司位于新冶大道公交加油站(2000年出售給石油公司)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2000年5月公司在位于新冶大道的辦公大樓建成投入使用。
2000年10月公司成立20周年紀念大會在公司新辦公樓舉行。
2001年4月更新公交3路線10臺。
2001年11月與黃石公汽聯合開通青龍山公園—黃石京華路公交18路線。
2002年開通大冶商場—大冶商場環城公交1環線;礦業大廈—礦業大廈的環城公交2環線。
2003年更新2路線車輛20臺。
2003年在開通青澳廣場—華祺超市的環城公交3路線;更新2路線公交車20臺,并成立應急車隊。
2004年公交票價調整聽證會召開,會議通過公交票價調整為全程一票制為1元/人次,2005年1月正式實施。
2005年8月開通中商平價-下劉灣公交5路線。
2005年9月開通火車站廣場—黃石(羅橋)火車站公交11路線。
2006年5月公司實行乘車月票制度,市民八折乘車、學生半價乘車。
2006年10月引進武漢公共交通票務管理有限公司(武漢通)IC卡無人售票系統。
2007年4月公司實行IC卡刷卡乘車,面向社會發行普通卡、學生卡、專線卡。
2007年5月公司申請規范公交線路名稱,按阿拉伯數字命名公交線路,其中1環、2環、3環分別更名為1路、4路、6路。
2007年9月我市首條無人售票線路礦業大廈—七里界的環城公交12路開通。
2008年12月公司實行65歲以上老年人在城區線路公交車免費乘車政策。
2009年收購個體線路9路車22臺,開通線路10路、11路。
2009年5月份公司自籌資金采購江淮客車24臺,更新1路10臺,4路14臺公交車。
2010年8月開通人民廣場—益達物流公交13路線。
2012年由政府出資占地10畝的城北新區公交停車保養場建成。
2013年6月公司各營運線路空調公交車執行季節性空調票價(時間:每年6月11-9月25日)。
2013年11月大冶北站公交換乘中心及公交智能調度中心建成。
2014年5月第一臺公交車自動清洗機在銅草花園停車場投入使用。
2014年6月開通大冶北站—銅綠山古礦遺址16路線。
2014年9月政府全額出資更新天然氣公交車60臺。
2014年10月公司完成對1路、4路、12路、10路、16路等線路車輛更新。
2015年6月公司第二臺公交車自動清洗機在大冶北站公交換乘中心投入使用。
2015年10月收購汪仁客運線路16臺,同時開通公交線路46臺。
2015年11月開通四斗糧-上馮101路;四斗糧-馬叫102路,兩條村村通公交線路。
2016年7月公司召開新一輪公交票價調整監審會。
2016年7月大冶大道改造和長途客運車站搬遷,公司臨時調整線路11條,開通免費線路3條。
2016年9月在金灣國際大酒店召開公交票價聽證會。
2016年11月市長王剛調研公交工作,對公交政策虧損予以補貼。
2016年11月公司推行公交車商業險(車損、玻璃、自燃)由公司自行理賠經營。
2017年4月公司啟動駕駛員工作服定制工作。
2017年7月建設大冶大道、觀山路16對港灣式站臺、仿古公交候車亭。
2017年8月開通公交線路17路,起始站尹家湖學校至尹家湖學校。
2017年9月將 2路延伸尹家湖學校、10月份將4路起始站礦業大廈調整至華中學校。
2017年9月公司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“先進單位”稱號。
2017年10月開通32路,起始站大冶北站至黃石公交。
2017年11月尹家湖學校公交停車充電場投入使用。
2017年12月大冶大道改造通車,1路線實施公營經營。
2017年12月開始實行公營車駕駛員星級考核制度。
2018年2月大冶北站社會停車場移交公交公司管理。
2018年3月起對46路、3路、 2路、12路、4路、11路、5路、10路、8路等九條線路實施租賃轉公營。
2018年4月將公交6路線起始站開元小區調整至碧桂園,將公交13路城南起始站調整至碧桂園。
2018年5月尹家湖公交停車場8臺充電樁共16把充電槍投入使用;大冶北站充電站25臺充電樁48把充電槍投入使用。
2018年8月將5路起始站陳接山延伸至機械市場;將12路起始站薈萃路口調整至政務中心。
2018年9月城南、碧桂園、政務中心、機械市場等4處標準化公交起始站建成。
2018年12月開通公交42路,起始站大冶北站至黃石北站。
2018年12月大冶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動工。
2019年3月推行公司中層干部輪崗交流制度。
2019年9月公交旅游出租公司成立。
2019年11月開通公交20路,起始站大冶北站至獅子山。
2020年1月取消3條免費公交ABC線,開通公交線路5條,調整公交線路1條。具體為:公交19路線,起始站為大冶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服務中心至金山店;公交103路線,起始站為金山店至官塘垴;公交14路線,起始站為大冶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服務中心至融通高科;公交15路線,起始站為大冶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服務中心至迪峰集團;公交21路線,起始站實驗高中至黃石火車站;將公交10路起始站調整為城南站至政務中心。
2020年1月24日受新冠肺炎影響公交線路全部停運。
2020年3月14日公交部分線路陸續恢復營運。
2020年4月公交旅游公司被評為大冶市工人先鋒號。
2020年6月公交5路線,起始站機械市場調整至雙港小區。
2020年6月大冶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服務中心2臺洗車機投入使用。
2020年6月7路、18路租賃轉公營,截止6月15日所有公交車全部實現公車公營;并將7路、18路起始站從6月28日統一調整至大冶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服務中心
2014年5月至2020年6月,為進一步充實駕駛員隊伍,促進公交事業發展,公司培訓專業公交駕駛員共8批,累計培訓A1A3駕駛員共計204人,截止2020.6月累計上崗122人。
2020年6月啟動臨空經濟區·還地橋鎮公交化改造,擬開通大冶至臨空經濟區公交專線、臨空經濟區至保安、臨空經濟區至曙光、臨空經濟區至東風農場四條公交專線。
2020年8月開通臨空經濟區·還地橋鎮公交化改造,擬開通臨空經濟區“1+3”專線,投入運力共計36臺。
2020年9月武漢通支付寶掃碼乘車功能開通。
2020年10月公交15路延伸至黃石市民之家大冶公交獨家營運。公交32路、42路由聯營轉為黃石公交集團統一運營管理。
2021年1月公司以服務、安全和工時等作為考核參數率先在13路試行駕駛員薪酬改革試點工作。
2021年1月公司召開第十屆職工(會員)代表換屆大會。
2021年2月市委書記王剛到三個中心公交場站慰問春節堅守崗位一線職工。
2021年5月完成金山店至黃石客運班線車輛(8臺)收購協議簽訂。
2021年7月雙港小區5路停車充電場動工。
2021年8月開通公交線路26路,起始站華中學校至圣明路停車場。
2021年8月公司聯合“車來了”、“掌上公交”科技公司推出公交實時查詢服務功能。
2021年9月大冶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服務中心、還地橋臨空區停車場、大冶北站停車場、尹家湖停車場共4處“崗前智能安檢一體機”投入使用。
2021年11月大冶市公共汽車公司名稱變更登記為“大冶市楚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”。